随着美国股市,以及亚欧地区多数股票市场大举反弹,今年夏天的“股市大抛售”看起来更像是此轮牛市的“暂停式小插曲”,而不是牛市结束的开端。在美国经济“软着陆”预期,美国企业无比强劲的股票回购规模以及持续扩张的盈利增长预期推动之下,美股以及全球股市长牛走势有望持续坚挺。
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明显缓解并且市场重新聚焦于美国经济“软着陆”,以及日元套利平仓交易风波暂时告终,推动全球资金重新流向股票等风险资产,并且交易员们普遍押注美联储将于下月开启降息周期,全球股市在本周可谓大举反弹。
在亚洲,日本与韩国股市的基准股指纷纷收复“黑色星期一”全部跌幅。欧洲股市则在周五开盘后继续上涨,并且有望创下三个月来最大规模的单周涨幅,距离曾创下的历史最高位越来越近。标普500指数在本周则有望创下10月以来最大的周度涨幅,并且该基准指数已收复8月份的全部跌幅,目前距7月中旬的历史最高点位仅2.2%。
当然,交易员们一直在努力预测经济的走向,而推动全球市场回调的美国经济衰退担忧可能会像近期迅速消退之势一样再次出现。除此之外,美国总统大选和中东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也增加了其他不确定因素。
但在表面之下,仍然有一些令人放心的实质信号。其中:此次全球股市抛售仅触及市场容量的一小部分,远不及美联储激进加息周期、新冠疫情和其他关键黑天鹅事件所引发的崩盘广度。尽管如果美国经济真的陷入衰退或滞胀,估值可能会面临再次调整的风险,但美股基准指数——标普500指数在最近的回落中坚挺地保持在某个阈值之上,至少对于技术分析师们来说,这表明全球资金对于美股长牛仍有信心。
相比于其他暴跌时期,这一轮抛售浪潮规模显得渺小
虽然上个月开始的美股下跌幅度很大,并且速度非常快,导致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100指数在三周内出现技术性点位调整,但这是由少数股票所推动——即占据高额权重的美股七大科技巨头。
以英伟达、微软以及苹果为首的占据纳斯达克100指数以及标普500指数的七大科技巨头(Magnificent 7)自2023年以来股价持续暴涨,但近期这些科技巨头因估值处于历史最高位附近,以及因AI货币化前景模糊、谷歌和微软等巨头大规模AI GPU等基础设施投资可能伤及巨头们利润率这些因素合力而触发暴跌走势。
七大科技巨头,即“Magnificent 7”,包括:苹果、微软、谷歌、特斯拉、英伟达、亚马逊以及Meta Platforms。全球投资者们在2023年全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持续蜂拥而至七大科技巨头,他们纷纷押注,在全球企业纷纷斥巨资布局生成式AI的这股狂热浪潮之下,由于这些巨头们具备庞大市场规模和财务实力,它们处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扩展营收的最佳位置。
根据机构汇编的数据,在下跌最深的时候,标普500指数中仅仅约5%的成分股跌至一年低点。这意味着此次下跌的范围比之前由重大宏观经济变化或者重大黑天鹅事件所引发的下跌幅度要小得多。在通胀飙升推动美联储在2022年开启激进加息周期后,该指数曾经有接近一半的成分股跌至12个月低点。此外,新冠疫情期间这一比例上升至大约三分之二。
“迟来的健康调整”
统计数据显示,在上个月之前,标普500指数经历了自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最长时间的连续上涨——即长期没有出现单日跌幅超过2%的情况。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使得“夏季大回调”看起来早就应该发生,被一些华尔街分析师称为“迟来的健康调整”。
与堪称“全球科技股风向标”的纳斯达克100指数完全不同的是——该指数的大幅回调反映了人们对科技巨头们估值过高的长期酝酿担忧,美股基准股指标普500指数从未跌破技术性的关键修正区间,而是在从峰值仅下跌8.5%后迅速反弹。
作为对比,在2022年全球股市暴跌期间,标普500指数在2023年持续大反弹之前的那一年大幅下跌高达25%。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该指数暴跌超过57%,随后用了足足四年时间才完全收复金融危机期间的全部跌幅。
持续高于关键水平
自世纪之交以来,标普500指数的200周移动平均线一直是该指数最强劲的技术层面关键指标。该基准指数在2016年经济增长恐慌、2018年中美贸易战升级以及2022年美联储激进加息周期时期曾下破至这一关键水平,随后该指数迅速开启反弹。
这一次,在8月份的夏季抛售大浪潮中,即使在最低点,该指数也远未达到这个关键的技术门槛。虽然这也表明指数在潜在的新一轮抛售中有可能进一步下跌,但它更大程度上暗示投资者们有足够的信心坚信本轮调整已经触底,因此选择在市场测试新底部之前大举逢低买入以便能够及时赶上“长牛列车”,这也是近期标普500指数大幅反弹的逻辑之一。
日本全面反弹
日本股市,为处于全球动荡的最中心,其货币政策收紧导致日元汇率达到今年最高水平之一,促使对冲基金抛售股票等流动性较高的风险资产,以解除由日元低成本贷款融资主导的日元套利交易仓位。
当日元迅速升值时,这种套利交易的风险显著增加。由于借入的是日元,如果日元升值,加杠杆的外汇交易员们必须以更高的价格回购日元来偿还借款。这会导致他们的实际回报大幅减少,甚至可能出现大额亏损。
同时,当日元汇率快速升值时,交易员为了弥补潜在的亏损,通常会选择迅速平仓,这意味着大量卖出他们手中流动性较高的股票和垃圾债券等其他风险资产以回购日元,并且由于日元乃传统意义上的避险货币,一些交易员可能更大规模地抛售风险资产以购入日元,在全球市场动荡的情况之下规避风险,这也使得整个金融市场在上周一陷入抛售股票等风险资产的惨烈恶性循环。
目前,随着日本央行副行长内田真一发表声明安抚市场情绪,强调在市场不稳定的情况下,日本央行不会选择继续提高政策利率,日元汇率全面下行。日本央行的政策制定者以及日本政府近期迅速向市场保证,至少短期内进一步加息的可能性已经排除,这也影响了日本股市,日元贬值促使外资继续流入日本市场,推动日本股市彻底收复“黑色星期一”所触发的全部跌幅。
警告声音仍然存在
另一方面,美联储迟迟未开始降息的经济风险并没有消失。因此,最近的反弹意味着更多的由降息引发的美国经济“软着陆”预期正在被消化,如果事实证明是错误的,市场将面临另一次大幅回调。
投资者们所依赖的市场定价指标可以从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的股票(即所谓的周期性行业)相对于其风险较低的同行的落后表现中看出。
华尔街大行高盛编制的一篮子股票指数显示,虽然周期股最近表现落后于防御股,意味着市场仍在定价“美国经济衰退”这一悲观预期,但好的一面在于它们的交易价格仍基于经济扩张预期。
周四,美国零售销售额额意外的大幅增长极大程度证实了软着陆这一一观点。但之前的数字也表明,就业增长正在降温,制造业活动也在减少。
来自Northwestern Mutual Wealth Management的首席股票投资组合经理马特·斯塔基表示:“我绝不是要引起恐慌,但与其他的资产类别相比,标普500指数似乎仅仅消化了很少程度的不确定性。”
回购规模与盈利预期或将推动标普500指数长牛走势
在华尔街多头们看来,美国企业无比强劲的股票回购规模以及持续扩张的盈利增长预期推动之下,美股以及全球股市长牛走势有望持续坚挺。
在美国股市上周陷入去年10月以来最严重的回调之际,美国上市公司可谓是逢低买入的大买家之一。标普500指数连续四周下跌之际,高盛负责为客户执行股票回购的部门收到了创纪录的订单,交易量飙升至去年日均水平的2.1倍。美国银行的企业客户也掀起了购买狂潮,这些客户的股票回购速度加快,连续22周高于季节性水平。
随着第二季度财报季接近尾声,各大上市公司正从回购的沉寂期中走出来。从已公布的计划来看,它们的需求将保持旺盛。这对利用夏季回调抢购股票的散户或机构投资者来说都是好消息。
高盛交易部门预计全年标普500指数成份公司的累计实际股票回购规模约为9600亿美元,并且预计2025年累计股票回购规模将增长超15%,至大约1.1万亿美元。自2023年步入“技术性牛市”后,2024年美股继续高歌猛进,而如此庞大的回购规模无疑将成为美股长牛走势的核心催化剂之一。
高盛预计,美国股票市场的股票回购规模将在2025年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大关,主要受到美国经济韧性,加上苹果、英伟达、微软以及谷歌等大型科技公司利润强劲增长趋势,以及美联储寻求降息的背景下全球金融环境的宽松预期相比于前两年明显呈乐观态势。
盈利预期上修也将是推动美股持续上行的重要推力。FactSet Research汇编的华尔街分析师预期数据显示,对于2024年第四季度,分析师们普遍预计标普500指数成分公司整体每股收益(EPS)将增长15.7%,营收规模将增长5.4%。对于整个2025年,分析师们预计标普500指数每股收益将增长15.2%,营收有望增长6.0%。
长期看空美股的Evercore ISI近日全面逆转立场,转向强势看涨美股后市。该机构的策略师们预计,到2024年底,美国股市将再次出现两位数级别的涨幅,标普500指数将创下一个又一个纪录。Evercore ISI首席股票和量化策略师伊曼纽尔(Julian Emanuel)将该机构对标普500指数的年底预测大幅上调至6000点。截至周四美股收盘,该指数收于5543.22点。
Evercore ISI强调,通胀消退和科技巨头引领的人工智能热潮将推动美股进一步走高。“如今,人工智能在每项工作和每个行业的潜力都在发生积极变化。通胀放缓、美联储年内降息和经济软着陆预期支持着‘金发姑娘’经济。”
来自德意志银行的股票策略师们也选择看涨美股后市行情,该机构最近将标普500指数的年终目标点位从先前的5100点大幅上调至5500点,并且他强调该目标存在明显的“上行动力”。“如果市场共识预期继续走高,并且美国经济今年的增长再次超过预期,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美国劳动力生产率在AI助力下的繁荣开端,那么不难看到标普500指数将达到6000点。”德银策略师们在报告中表示。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责任编辑:郭明煜 配资期货